Posted on September 7, 2011
Knowledge is power.下面一句应该是France is bacon吧?
如果Francis当初不是翻译成弗朗西斯,而一不小心翻成了“法兰西斯”,在s和sh分不清楚的地区,中文也会有类似的有趣结局。
正题。现在每天可以接收到的信息量比十年前、二十年前大不止一个数量级,不过人类的大脑处理能力没什么明显的变化。各种input究竟有多少被我们处理并纳入了自身的数据库呢?
昨天的两门课上都提到了这个问题,input data太多,从中获取information已经很困难了,更别说将这些information进一步转化为knowledge。
每天面对Facebook、Twitter、Google Reader等等各种信息源不断生成的数据,怎样才能更好地获取信息,并转化成知识呢?这个问题十分困难。
前天看到有人做研究,声称rss令人们分散注意力,效率更低。我并不认同这个结论,但也并不否认rss本身效率并不怎么高。以我为例,朋友们的blog我不会每天打开浏览器刷一遍,而是订阅到google reader,放在一个文件夹里,以区分其他那些如果时间紧可能扫两眼就全部标为已读的源。这样的workflow实际上是提高了我follow大家blog的效率的,不过同样的方法想用到mailing list或者论坛讨论的订阅上,就很难行得通。blog站点可能一周一篇到几篇,而论坛很可能每小时都推送十几到上百甚至更多条消息到reader里。这样的rss订阅并没有提高什么获取信息的效率,只不过有些论坛限制一定时间内搜索的次数,而google reader不限制罢了。看看自己google reader长期以来的统计信息,可以发现有些源的质量高,有些质量低。那些质量低的退订一些,但毕竟还有一部分是不得不大海捞针一般从中寻找有用信息的。
如果让一个geek来做,可以像google alert那样对信息先做若干filter之后再呈现,但是这样的filter貌似并不完善,或者很简单的一个filter都不是非geek能够实现的。那对于一个全社会面对的问题,这样艰深的解决方法其实很无力。
这年头获取信息的能力直接与美刀挂钩,有本事从跌宕起伏的股指里看出或者分析出什么东西的话(当然,要比别人先一步发现这些信息),比抢银行还稳定。
那么穷苦大众怎么办?没钱买人力去帮着做data mining怎么办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