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 December 21, 2013
今天看到xkcd 303的时候,感到真写实啊。
从09年把自用的电脑内存加到3G之后,10年新机器是8G,12年双十一淘宝了16G插上,就没用过内存小于4G的机器了。连Macbook Air都有4G呢,虽然我越来越多时候觉得Air的内存不够用了。
CPU方面,貌似从家里第一台电脑开始就没见过低端产品线的东西。97年是Pentium,后来Pentium III,再换成Core 2 Duo,然后就Core i5了。升级间隔是长了点,不过有Pentium的时候,就没买过Celeron;有Core的时候,也没买过Pentium,更别说Celeron了。
10-11年的项目一个个都不小,用4核+超线程的Xeon(型号忘了,貌似跟i7 930差不多的性能)编译一次大约半小时;有的同事机器内存小或者是i5的机器,轻轻松松逼近一小时。那时候上一天班,有半天在编译啊。
最近工作中用的电脑,缩水成Pentium G630+2G内存了,在体验了三年SSD之后,又要重新忍受机械盘的各种卡了。开编辑器倒是没啥问题,2G内存的问题在于开Chrome查东西,开3个tab以上就力不从心了……编译呢,目前这个几千行的项目也没觉得啥,一分钟不到。可前天编译安装gcc真是要了命了,中午开工,下班前还没搞定。回家用家里的电脑,一个多小时解决。再比如说Vagrant的虚拟机配置完之后,想重新打包一个,免得以后还得经历这么惨痛的gcc编译,为了打包出来的镜像够小,要把磁盘可用空间统统写0,这个过程,在家里的SSD上就很快,平均速度300+MB/s,在单位的服务器上,就只有区区30+了。Ubuntu cloud image默认分配的磁盘空间是40G,于是就产生了90秒 vs 900秒的差距。
不是说低端硬件不能用,而是有些应用上,在硬件上省钱其实亏大了。
总看到有人对workstation或者以上级别的硬件定价颇有微词。特别是显卡,一样的芯片,怎么换了个驱动,换了ECC显存,可能还把频率降了、散热缩水了,反而价格乘了个六七倍。其实一样的芯片,卖给玩家个人是用来消费的,而卖给企业用户则是用来干活挣钱的,多么好的价格歧视的机会啊。只要能帮助企业里的人干更多的活、赚更多的钱,拿一部分出来投资硬件设备是件很合理的事情。
还得不懈地寻找机会,把干活的机器弄得快一点……